好久沒有寫新文章了,想不到會是由一場災難引起...
PTT storage版標:「你今天備份了嗎?」
大約兩個月前為了因應新的模型資料和日益增加的測試資料,添購了2顆WD Caviar Back 64mb buffer 1T的硬碟。期間好幾次想要完全備份,但一來工作忙碌沒有太多的時間備份,二來這麼龐大的資料要備份到哪裡去,以致於備份工作總是一延再延。一個禮拜前,就在我做完實驗準備把資料存入時發現電腦已經重新開機,停在BIOS顯示找不到系統。心想不妙,以前也曾遇過這種情況,趕緊把其他硬碟拔掉,重新開機。發現BIOS根本找不到這顆WD硬碟,這下代誌大條了。因為裡面不只包含了系統、工作所需的軟體、更重要的是模型、實驗數據。沒有這些東西,專案開發進度至少延後兩個月,重建工作如此龐大,談何容易。此事發展,留待下篇再談。現在要談的是決定自己組一顆隨身硬碟。其實我已經有一顆Maxtor 320G的隨身碟,可是存進一堆無損音樂後已經存不下更多的資料,所以還是需要一顆專門儲存工作上的檔案的隨身碟。
那麼該買哪顆硬碟才好呢?其實硬碟廠來來去去也是那幾家,不管怎麼樣WD先出局。雖然會不會用兩個月就掛掉完全取決於機率,但給我帶來這麼大的麻煩,別想叫我買WD。與公司的IT人員的討論中發現,現在的硬碟平均來說沒有以前壽命長,當然現在大量的影音檔案也可能是造成壽命縮短的原因之一。這給了我一個啟示,也許不應該一味追求大容量、高效能、新技術的硬碟。特別是要用在隨身碟上,其實效能都卡在USB介面上,硬碟本身的效能並無太大意義。所以應該先求穩定。至於容量,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大容量的硬碟對於硬體本身或是系統軟體都是一種考驗,與其買一顆1T硬碟,倒不如買2顆500G的穩定,效能未必會比較差。況且把1T的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風險也比較高。我注意到很多筆電都是用Hitachi的硬碟,在過去使用3.5'' Hitachi硬碟的經驗就是便宜、但是很吵。但據悉2.5''並沒有這個問題(不論廠牌,通常2.5''都比3.5''來得安靜),畢竟用在NB誰受得了。因此我就買了Hitachi 500G 7200轉 16mb buffer的硬碟,型號是HST7250系列。在台中nova的入手價比網路便宜300快左右。有了硬碟後接下來就是外接盒。
已經有很久沒注意硬碟外接盒這塊,搜尋後驚訝的發現沒有很多商品可選,大概兩、三年前這類產品只能用雨後春筍的蓬勃發展來形容,但品質都是參差不齊(沒辦法,台灣就是這種消費環境)。現在大多是連著硬碟一起賣,如Buffalo、WD、Seagate、Transced...等。不買套裝是因為無法掌握廠商到底搭配了什麼樣的硬碟給你,扣除外接盒的成本,想必不能用多好的硬碟吧。考慮到USB 3.0已經是必然的趨勢,因此外接盒必須是USB 3.0,接受SATA 500G 2.5''硬碟。最後我選擇了Uptech的USB3.0外接盒,因為他是台灣製造、金屬外殼(這對散熱很重要)、有附USB3.0的纜線(A-A type,有些產品並不會送,要注意)、還有附另一條專門供電的USB線。因為他是無螺絲設計,在組裝上很麻煩。而且本體看不出任何的減震設計,未來使用上要避免碰撞。
最後就上圖吧。
先將外接盒拆開:
裝入Hitachi硬碟:
組裝完成,收工!!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