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

安裝Discuz作爲個人wiki

之前一直找一種記錄自己平常的學習心得或是備忘錄。曾經用過一些wiki的軟體但是效果都不太好,每一次還要先創造頁面,也沒有時間,不斷更新的歷程也不好整理。後來我發現其實討論區就是一種很好知識整理的方式。

思考過程就是自己和自己討論不是嗎?

 找來找去,discuz算是發展相當完備的套件(事實上功能已經超過我的需求)。現在最新的版本是discuz 3.2,下面是我自己爲了建立個人wiki爲目的,所需要最基本的設定,不是真的建立一個公共的討論站,因此是以方便使用而不考慮安全因素

我的安裝環境是LIVA X / opensuse 13.2 64bit

2015年7月18日 星期六

在精英[ECS] LIVA X 4g/64g 上安裝opensuse 13.2 PART 3

繼續之前在精英[ECS] LIVA X 4g/64g 上安裝opensuse 13.2 PART 2
接著我要在apache2上安裝owncloud和discuz這兩個服務。 用討論區的方式作爲個人的wiki其實蠻方便。

owncloud則是一種個人的雲端系統,可參考我之前的介紹。
我們可以有三種方式來實現(虛擬主機、不同的ip(配合DNS))
然而透過symbolic link(soft link),這個是最簡單的方法。
首先允許apahce允許根目錄下透過捷徑的方式鏈接到根目錄以外的地方,這個功能預設是禁止的。
vi /etc/apache2/default-server.conf   #這是opensuse的版本,其他的版本可能檔案不同
更改下面
Options FollowSymLinks
儲存後退出
把owncloud的檔案複製到 /mnt/exdisk/owncloud
然後修改owncloud資料夾及下面檔案的權限。
檔案的擁有者要和執行httpd服務的使用者是誰,

ps -aux | grep "httpd"

從輸出可以看到除了root之外,是一個叫wwwrun的使用者
再從Yast查詢wwwrun是屬於www群組。
修改權限:

chown -R wwwrun:www /mnt/exdisk/owncloud

 建立鏈接

 ln -s /mnt/exdisk/owncloud owncloud

這樣就可以透過瀏覽器 localhost/owncloud訪問owncloud
安裝方法參考這裏


Discuz是大陸騰訊所開發的一套討論區的套件,建議下載繁體utf-8版本,解壓縮把upload資料夾複製到 /mnt/exdisk/

mv upload /mnt/exdisk/discuz

改權限

chown -R wwwrun:www /mnt/exdisk/discuz

瀏覽 localhost/discuz/install,開始進行安裝流程。

關於安裝discuz後續我另開一個敘述。

安裝teamviewer,讓之後能夠透過網絡遠端登入,不用再接熒幕了。不過如果LIVA X重開機,還是要接熒幕。
到這裏所有的服務就安裝到位了。




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

在精英[ECS] LIVA X 4g/64g 上安裝opensuse 13.2 PART 2

繼續之前的部分
在精英[ECS] LIVA X 4g/64g 上安裝opensuse 13.2 PART 1

我規劃把mysql、網頁這些占空間的東西放到外接USB硬碟。接上usb硬碟,系統會自動mount在media下的某個資料夾。
建立資料夾叫exdisk
mkdir /mnt/exdisk 
要永久的在開機之後系統能直接挂載
方法一、
從YaST->系統->磁碟分割程式修改外接硬碟分區(一般可能是/dev/sda1)的mounting point。
 但是我發現程式并沒有真的寫入,因此改用方法二。
方法二、
編輯/etc/fstab檔案,在最下面加入
/dev/sda1    /mnt/exdisk    ntfs-3g    permissions,locale=zh_TW.UTF-8,nofail    0    2
存檔后退出。

mysql資料庫的存放位置是由“data_dir” 這個參數所決定的。
停止mysql服務
rcmysql stop
mkdir /mnt/exdisk/mysql   #建立新的mysql目錄
chown mysql:mysql /mnt/exdisk/mysql   #修改新目錄的擁有者和群組使其具備相關權限 
修改設定檔/etc/my.cnf,找到data_dir把前面的#去掉,並改成
data_dir=/mnt/exdisk/mysql
存檔后退出
啓動mysql服務
rcmysql start
有關mysql的安裝可以參考opensuse的官方説明

【安裝phpmyadmin】,高手大概不需要透過phpmyadmin來管理mysql,我還是滿需要的。從YaST-->gt;【軟體管理】-->gt;搜尋"phpmyadmin" 進行安裝。
從firefox 瀏覽"localhost/phpmyadmin"進入登入畫面。
但是我碰到沒辦法用root賬號、密碼登入。似乎是裝完phpmyadmin之後,之前root/密碼的設定跑掉了(原因不明)??
所以我們要重新設定mysql的root/密碼,而且發現也沒辦法從terminal登入mysql了。
所以要先把mysql關掉,再啓動安全模式的mysql就可以不用密碼 root登入了
開兩個terminal:
1) rcmysql stop
2) mysqld_safe --user=mysql --skip-grant-tables --skip-networking
然後這terminal 就用來顯示安全模式用了,改用另外一個terminal。
3)登入mysql
mysql -uroot mysql
 4)重新設定root密碼
UPDATE user SET Password=PASSWROD('你要設定的密碼')  where USER='root';
(別忘記進入mysql之下執行的指令結尾都要加分號;) 

5) 更新權限
FLUSH PRIVILEGES;

6)離開mysql,並重開機。 
7)重新正常登入
mysql -u root -p
等提示,再輸入剛才設定密碼。就可以進入mysql,恢復正常了。
就可以用firefox登入phpmyadmin。





在精英[ECS] LIVA X 4g/64g 上安裝opensuse 13.2 PART 1

    原先我是打算用Linux mint 17做爲OS,但是安裝到LIVA X開機失敗。我猜應該是UEFI啓動之類的問題。因此我換了ubuntu試試,結果可以順利開機進入系統,但後來因爲一些其他的因素無法繼續。又改換了另一個相對來説稍微熟悉的版本--opensuse,還好能順利安裝并開機,否則買了LIVA X完全不知道怎麽辦了。所以從目前的三個版本來看:
Linux mint 17 64bit---------失敗(但應該可以才對,可能要在安裝的方式上調整,沒試出來)
ubuntu 15.04 64bit---------可以適用
opensuse 64bit-------------可以適用

對比原廠説明書的OS相容性表,可以發現windows 8.1是最適用的。
(這張表不存在手冊上,在網站的【常見問題】...XD)


2015年7月3日 星期五

Linux Mint 17--安裝owncloud

    爲了準備未來數據分析的Linux環境,擁有一個雲端系統作爲行動的資訊交換是很方便的。當然綫上一直有提供雲端服務:付費的,dropbox,免費的,百度云。但是這些服務有兩個問題:1.儲存空間有限。2.說不准服務什麽時候會終止,不論付費還是免費。3.東西放在人家那裏,人家要怎麽利用這些東西不知道,是否有隱私權的問題。(當然如果沒有機密的資料就不必這麽堅持)

    下載owncloud(https://owncloud.org/),我使用的版本是8.0.3。這個軟體除了安裝容易,還提供很好的客端軟體,在PC或是移動端。 解壓縮後把它放到/var/www/html底下,命名資料夾名稱爲owncloud。再把owncloud整個資料夾的權限設定好。

指令  chown -R www-data:www-data ./owncloud

    我使用mysql作爲資料庫,打開myphpadmin新增一個名稱爲owncloud的資料庫,並確定它的預設編碼是utf8_genri,也就是使用unicode。
然後用瀏覽器敲入 localhost/owncloud就會開始進入安裝界面。安裝完成就可以開始使用了。



我試過在windows的環境下進行安裝,中文的檔名的檔案上傳後會有問題,最後甚至整個系統都崩潰掉了。不如在Linux上穩定。
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Google輸入法造成預設字體不是新細明體解決方法

*這個方法在Windows 7/8本人試驗過有效。
*本方法涉及修改登錄值,存在一定風險,後果請自負。

自從學會拼音輸入法以後,一直覺得要比注音輸入方便,平常也一直使用拼音輸入。各種拼音輸入軟體使用下來,最好用的是搜狗,同時也是市占率最高的。但它有個讓人不安之處,就是經常彈出廣告,會不會同時又收集使用者的資訊呢?衹好退而求其次,用Google拼音啦。

之前在大陸工作的時候,就發現使用word/power point(我裝繁體office)的時候,使用拼音輸入法,字體就會自動換成簡體字體(SimSun)。 SimSun顯示繁體看起來除了和新細明體有點不同外,最大的差異就是標點符號會像英文一樣偏下(,),而不是在中間高度(,)。在大陸工作這不是問題,反而是件好事;但是回到臺灣就麻煩了。這篇提到的方法也是在網絡上找到的,提到的網頁並不是很多,但有這個問題的人應該不少。所以我也來推廣一下。

1.【開始】->【執行】->執行【regedit】,開啓登陸檔。
2.展開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Keyboard Layouts
3.尋找0804,但要找的不是注意衹有數字那個,而是要再往下找到“E”英文字開頭的那個才是我們要的。找到它,按右鍵匯出存成googletw.reg
4. 修改剛才存的googletw.reg,替換所有0804成爲0404。建議一并修改[Layout Text]的數值,成爲"Google正體",這個文字會變成將來選擇輸入法的名稱。修改完成後存檔,按兩下,匯入登陸值。
5. 從控制臺的輸入法設定中Chinese Taiwan的區域内就可以找到Google拼音了。
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Linux Mint 17-安裝 LAMP by Tasksel、phpmyadmin在Virtualbox

       最近忽然想研究一下大數據,那麼就需要運算、資料庫的環境。Linux比Windows強的地方就是資料庫的作用吧。說來我的Linux使用經驗可真是一點都不好,這麼多如牛毛的Linux distribution中,我比較喜歡的是一個很久已經停止發展的Slackware。我自認一直是Linux新手,也沒有能力去了解這樣的系統,僅僅是想要使用資料庫和程式運算的功能。現在有沒有這種站在使用者容易上手的系統呢? 有,就是當前最紅的Linux Mint,目前的版本是17。實際使用之後,它真是讓我大為讚賞啊!!
       我想要建立的環境是LAMP(Linux+Apache+MySQL+PHP)+phpmyadmin(管理MySQL),並且把這樣的環境放在virtualbox的虛擬系統內,母系統是Win8.1。
       安裝LAMP,Linux是已經有了。我們可透過Tasksel的自動化安裝工具,來幫我們把需要的軟體裝上。先安裝Tasksel本身:

指令:sudo apt-get install tasksel

安裝完成後執行 tasksel,選擇lamp(空白鍵使打上*)。繼續剩下的安裝就完成lamp了。
假設mysql已經安裝,再安裝phpmyadmin來管理mysql

指令:sudo apt-get install myphpadmin

    好了,透過以上簡單的指令就把Linux mint的環境準備完了。接下來使用virtualbox經常會需要和母系統(ex:windows)進行共享資料夾。
1.首先,啓動virtualbox的linux系統,在功能表【裝置】->【插入Guest Additions CD 映像】,安裝完相關的程式,使系統具備和windows溝通的能力。
2.在系統的設定中指定要共用的資料夾,可以給他取個名字比如dirA。
3.回到Linux mint,在想要挂載共用資料夾的地方開一個目錄,比如dirB,作爲將來存取共用資料夾的地方。特別注意:這裏的dirB和之前的dirA不能重複

指令:mkdir dirB

把dirA挂載到dirB,

指令:mount -t vboxsf dirA /dirB

這樣就可以透過dirB存取windows的資料了,反之亦然。
要提醒的是mount指定的dirA一定是當時在virtualbox對共享資料夾命名的名稱,而不是原來的路徑,也不是在linux裏面(/media)的存取路徑,否則會失敗!!
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高雄氣爆後-我的感覺

高雄氣爆事件已經一段時間過去了,逐漸的被更新的災難(比如全統餿水豬油)取代新聞版面。身為一個高雄人,氣爆離我家最近不到500公尺。雖然氣爆當時人並不在台灣,但也第一時間就收到信息;據家人描述當時也感到十分驚恐。
後來各界都有很多檢討聲浪,大概有幾種:
  1. 高雄市政府沒有盡到監督的責任,全市管路的配置沒有人真的清楚,要全面清查。
  2. 這些化工廠真是可惡,送料和申請核可的不同。沒有依照輸送料意外處理的SOP執行,當輸出和輸入流量不同應停止,全面排查後再進行輸送。
  3. 法規的安全規範鬆散,要加嚴規範。
  4. 這些管線路線規劃老舊,不應通過人口稠密區。需全面重新配置。
  5. 石化廠應滾出高雄。
偏偏碰到年底的市長選舉,有很多的檢討變質,總會和選舉掛上最後變質、離題。
我想,是高雄人思考能不能不要石化業的時候了。

i-rocks kr-6523

        不曉得各位有沒有覺得現在買個價格不高又好用的鍵盤是越來越難了。我想找的是USB界面的,無線的訊號在我的電腦上一直有斷斷續續的問題。對於鍵盤我有兩個要求:1.【Backspace】鍵要放大,這個寫程式、文章都常用。2.【Enter】鍵距離右手小指不能超過1個鍵的距離,有的鍵盤設計太遠,長久下來右手小指會酸。其他比如按鍵手感...等等也是很重要。在商場裡挑來挑去,總算挑到i-rocks kr-6523。原來的鍵盤-Microsoft牌,按鍵緊得要死,特別想把它換了。
新舊鍵盤比一比...


還比舊鍵盤小了1/4。
不過還是有缺點。
【DEL】鍵比較小。
【HOME、PageUp、PageDown、END】被並到方向鍵,需要使用Fn組合鍵才能使用。
還有他的LED指示燈是我特別討厭的藍色(綠色比較不刺眼),但是它表面有一層霧面,所以稍微減低了亮度。
2015年2月18日 星期三

為Beyerdynamic T1更換新接頭

        自從買了這支二手的T1之後,我一直對他6.3mm的接頭磨損的情況一直很介意...













鍍金層都有明顯的磨損,已經顯得暗淡無光,看來上一個用家經常的使用。 因此我決定要把它換個新的。話說回來,接頭為啥要鍍金呢?為了好看?金元素是活性相當低的元素,所以鍍金是為了保護裡面的傳導層金屬,防止氧化、或是手帶來的水氣而加速腐蝕。如果你問會不會影響音質。Well...鍍金的另外一個作用是改善接觸阻抗。所以可能有那麼一點吧。

T1原廠的接頭牌子是Neutrik,但這次我想換別的牌子試試。我看到有人改T1平衡接頭的時候使用了古河(Furutech)的接頭。我也曾經使用過它們家的Formula系列的USB線,印象不錯,就是很貴。所以我決定用這顆PF-704(G) 6.3mm(另有3.5mm),網上售價$450(大概可以買原來Neutrik 3顆)。實際拿到東西才覺得真是個大塊頭,重量也明顯比原來的重。外殼是鋅鎂合金,訊號傳導載體本身是銅。我猜它原本應該是設計給音響設備,否則這麼重,搭耳機是有點奇怪,不過反正插在設備上也沒感覺。
首先,分析一下它的內部接線:6.3mm從頭到底部分三節,依序左聲道(對應綠色線)、右聲道(對應紅色線)、地線。地線一共有4股,做法就是把它們全部纏在一起。對於PF-704和Neutrik對應到後面焊接線的部分完全一樣,所以照搬過去就可以,但未必其他品牌都是如此。還是要用電錶確認一下。另外我在用電錶確認位置的時候,似乎有些電流進到耳機的發聲單元裡,發出吃吃聲音。建議不要測太久,雖然應該不至於對耳機造成損壞。









  套上外殼就完成了。

最後確認,聲音沒有明顯變化,不過眼睛看著爽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