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3日 星期四

該是緊縮度日的時候了

最近可以說是迷上OST了,CD片是一張一張的買。買到一整個抽屜都是,似乎非把他填滿才甘心。結果就是小朋友走光,連賣SR125的錢也都不見,生活陷入愁雲慘霧之中。我總是會一頭熱的栽進某個東西之中,很容易衝過頭,不過還好都能及冷靜下來。所以我決定買完「黃金羅盤」和「大地英豪」後暫時不再買任何CD,一切從儉。
在這次博客來OST特價活動中還是買到不錯的專輯,其中一張就是「Legends of the fall」,中譯「真愛一世情」。利用小提琴那種糾纏人心的音色,演奏出氣勢恢弘又能感動人心細膩配樂。電影我是早就看過了,因為女主角是我最喜愛的女明星之一,Julia Ormond。她在裡面的表演可說是淋漓盡致,真是個內外兼具的演員。本片可說是她的顛峰代表作,改天再來好好介紹她。男演員的卡司更是驚人,有Anthony Hopkins、Brad Pitt、Aidan Quinn。這張OST除了旋律感人外,錄音品質也很好,是難得的佳作。
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我退燒了?

繼賣出SJ5後,又將Grado SR125賣給了版友。先離題一下,我覺得會買grado的人一定是對聲音有一定程度要求的人,就SR80、125、225來說。因為原則上他們在新手認知上而言並不便宜,新品SR80也要3200。此外grado的長相根本跟高價耳機無法聯想在一起,他所有的成本都耗在單體上了。所以如果你是外貌協會,是不可能買的,除非你聽過他的聲音。再回到主題。之所以會拋出耳機,只留下k271s是有幾個原因。一是明年就要當兵,留這些耳機給誰聽。二是以我目前的水準已經無法接受5K以下的耳機的聲音了。曾聽到有人批評grado的聲音略粗,我也有同感。聽習慣k271s後,聽sr125總覺得有點刺耳,不過這也許是美國耳機的風格吧。三是找不到舒適的大耳罩式耳機。denon d2000應是最接近標準的了,但是它有點重,這沒關係習慣就好。重點是他要價9k多。雖然聲音很好聽但也還不值這個價,在加個1k多就可以買dt990了。我認為d2000的價格在8k才算是合理。旗艦級d5000更是貴得離譜,簡直把消費者當傻子。也就是這樣我也沒買任何新耳機。
「耳機只是手段,享受音樂才是目的。」
剛開始都是用耳機聽流行歌曲(七零、八零年代)或是一些民歌。但是這些早期CD錄音品質都不太好 ,喇叭不覺得,耳機可就聽得一清二楚了。現在的國語流行歌錄音品質也是糟,這跟聽眾對器材(耳機)的不重視很有關係。用那種兩三百的地攤貨也聽得那麼high。坦白說所聽到的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聲音,所以「商人」作CD錄音品質隨便。對付一般的流行歌至少也得600~1000左右的耳機,所聽到的才勉強是「真的」聲音。什麼?花不起?看看從國小生到大學生手上拿的手機、身上穿的名牌衣服褲子都要比一隻堪用耳機貴上許多。此外,聽眾的音樂涵養、深度不夠,簡而言之用就是不夠挑。這些都是因為太不重視器材的關係...我又離題了。再回來,所以我發現自己的嗜好已逐漸轉向大編制、古典那邊,就從聽電影的OST(Original Sound Track)開始。不禁捫心自問,我是更近一層、還是退燒、還是老了?總之,找到自己喜歡的聲音(過程 )是很棒的一件事。